电话:3201434 

行风举报电话:3201413

地址:通化市新华大街

          232号
 

版权所有:通化市人民医院

吉ICP备17008959号 技术支持:中企动力长春

新闻中心

通化市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成功开展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腔内心电图IC-ECG技术

分类:
信息动态
作者:
来源:
2021/08/24

目前临床上PICC应用已非常广泛,PICC相关技术也不断提高。特别是在PICC定位方面不断创新,由于PICC导管长期留在患者体内,导管异位、留置过浅或过深都会引起一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,影响日后留置时间和患者用药的治疗。

目前判断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方法有胸片、CT及经胸或食管超声心动图、IC-ECG等方法。我们以往常选胸片,但胸部X线存在滞后定位,无法实时跟踪,增加了操作时间,放射损伤和费用。故可能需要多次调整PICC导管位置,增加了感染率。而很多重症患者不能搬动,而又缺乏床边X线机,则定位检查受限,即使有床边X线机也会需要增加置管时间,易引起患者焦虑和纠纷发生。为了减少PICC置管后原发异位和尖端位置的准确性,缩短置管时间,我科开展了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腔内心电图IC-ECG技术。

IC-ECG尖端定位的目的是将导管尖端精准放置于上腔静脉下1/3,与右心房交界处(最佳位置)这个位置恰好是窦房结所在位置。我们知道心电波形的P波是窦房结除极所产生的激动,当导管尖端越接近窦房结,P波越高。当达到最佳位置时,P波形状高大尖锐。根据波形可以判定导管到位,停止送管。

  PICC成功与否最重要取决于最后定位,而心电定位可以做到动态定位、实时观察、同步操作。避免了原发性导管异位,精准选择导管末端最终留置位置,减少日后因导管位置不当引发的相关并发症,避免因异位需调整而增加的放射损伤,避免因异位需调整而增加的医疗资源消耗。心电定位技术的开展,提高了护士置管的效率,减轻了患者的痛苦,给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撰稿|郑红霞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审校|王诗尧 徐航航 李 红